銅價重心將保持上移態勢
 全球經濟企穩回升態勢未變,加之后期基本面繼續改善為銅價提供支撐,預計銅價重心將繼續上移。
 近期,LME銅庫存激增近10萬噸,庫存回升對銅期價形成較大壓力,加之國內春節臨近,下游消費端表現疲軟,銅價呈現回調態勢。但鑒于全球經濟整體向好態勢未變,基本面供需結構繼續改善,資金做多意愿較強,預計銅價回調幅度有限,重心將繼續上移。
 全球經濟向好預期未變
 美國方面,GDP增速呈現穩步上升。去年三季度GDP已達2.33%,而去年同期僅為1.52%,雖然去年四季度實際GDP增長2.6%,環比有所回落,但伴隨著美國稅改落地,中長期將為美國帶來新的投資及消費需求。此外,美國失業率持續降低進一步佐證其經濟運行依然強勢,去年12月失業率已下降至4.1%,為2017年來的低位。
 通脹繼續回升,美國去年12月CPI已達2.1%,超過美聯儲2%的加息目標位。與此同時,PMI指數呈現持續擴張態勢,去年12月ISM制造業PMI指數達到59.7,反映出其工業活動運行保持較強態勢,這為銅市終端需求帶來提振。
 歐洲方面,經濟呈現進一步復蘇。制造業PMI指數持續擴張,歐元區去年12月PMI為60.6,創1997年有紀錄以來最高水平。2017年初至今,歐元兌美元從1上漲至1.24,歐元走強的背后反映出市場對歐洲經濟前景充滿信心。此外,歐央行已準備逐步退出QE以應對經濟復蘇。
 我國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未變。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,去年12月官方制造業PMI為51.6,制造業指數亦持續處于擴張區間。2017年我國GDP同比增長6.9%,實現2010年來首次提速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幅達6.6%,高于其年初目標的6%。
 世界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報告中將2018年和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均上調0.2%至3.9%,反映出全球經濟增長勢頭未變。目前,主要經濟體經濟數據均顯示出世界經濟溫和復蘇,這為銅價中長期走高奠定堅實的基礎。
 供應端呈收緊態勢
 銅供需結構繼續改善。銅陵有色與自由港2018年銅精礦加工費定為TC(粗煉費)82.25美元/噸和RC(精煉費)8.225美分/磅,較2017年大幅下滑11.08%,這進一步佐證了銅礦供應逐步收緊的事實。此外,2018年礦山擾動頻發,2018年智利各大銅礦將與32個工會談判薪酬合同,全球約20%的銅礦供應將受到影響。與此同時,廢銅政策逐步落地,近期2018年前三批建議批準的限制進口類申請明細表公布,其審批量急劇減少,這必然加大國內精銅的使用,對銅價形成利好支撐。
 凈多持倉保持較高水平
 CFTC非商業持倉呈現凈多頭狀態,截至1月23日,COMEX1號銅非商業持倉數據顯示,非商業多頭持倉為134151手,較前一周減少44124手,非商業空頭持倉82116手,較前一周增加4707手,凈多頭持倉52035手,較前一周減少9131手。投機資金已連續60多周維持凈多狀態,反映出資金對銅價看多氛圍依然濃厚,但需保持謹慎態度,若多頭出現大量獲利了結,銅價進一步回調壓力將加大。
 不宜過分看空銅價
 銅現貨方面,行業數據顯示,截至1月26日,LME銅庫存較前一周激增97475噸至309125噸,近期LME銅庫存大幅回升對銅價形成壓力。截至1月26日,LME銅升貼水為-42.5美元/噸,自1月初至今,LME銅貼水幅度維持在40美元/噸左右。國內方面,近期銅現貨維持小幅貼水狀態。總體而言,短期下游消費端運行偏弱對銅價形成拖累。
 近期,LME銅庫存激增近10萬噸,庫存回升對銅期價形成較大壓力,加之國內春節臨近,下游消費端表現疲軟,銅價呈現回調態勢。但鑒于全球經濟整體向好態勢未變,基本面供需結構繼續改善,資金做多意愿較強,預計銅價回調幅度有限,重心將繼續上移。
 全球經濟向好預期未變
 美國方面,GDP增速呈現穩步上升。去年三季度GDP已達2.33%,而去年同期僅為1.52%,雖然去年四季度實際GDP增長2.6%,環比有所回落,但伴隨著美國稅改落地,中長期將為美國帶來新的投資及消費需求。此外,美國失業率持續降低進一步佐證其經濟運行依然強勢,去年12月失業率已下降至4.1%,為2017年來的低位。
 通脹繼續回升,美國去年12月CPI已達2.1%,超過美聯儲2%的加息目標位。與此同時,PMI指數呈現持續擴張態勢,去年12月ISM制造業PMI指數達到59.7,反映出其工業活動運行保持較強態勢,這為銅市終端需求帶來提振。
 歐洲方面,經濟呈現進一步復蘇。制造業PMI指數持續擴張,歐元區去年12月PMI為60.6,創1997年有紀錄以來最高水平。2017年初至今,歐元兌美元從1上漲至1.24,歐元走強的背后反映出市場對歐洲經濟前景充滿信心。此外,歐央行已準備逐步退出QE以應對經濟復蘇。
 我國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未變。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,去年12月官方制造業PMI為51.6,制造業指數亦持續處于擴張區間。2017年我國GDP同比增長6.9%,實現2010年來首次提速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幅達6.6%,高于其年初目標的6%。
 世界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報告中將2018年和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均上調0.2%至3.9%,反映出全球經濟增長勢頭未變。目前,主要經濟體經濟數據均顯示出世界經濟溫和復蘇,這為銅價中長期走高奠定堅實的基礎。
 供應端呈收緊態勢
 銅供需結構繼續改善。銅陵有色與自由港2018年銅精礦加工費定為TC(粗煉費)82.25美元/噸和RC(精煉費)8.225美分/磅,較2017年大幅下滑11.08%,這進一步佐證了銅礦供應逐步收緊的事實。此外,2018年礦山擾動頻發,2018年智利各大銅礦將與32個工會談判薪酬合同,全球約20%的銅礦供應將受到影響。與此同時,廢銅政策逐步落地,近期2018年前三批建議批準的限制進口類申請明細表公布,其審批量急劇減少,這必然加大國內精銅的使用,對銅價形成利好支撐。
 凈多持倉保持較高水平
 CFTC非商業持倉呈現凈多頭狀態,截至1月23日,COMEX1號銅非商業持倉數據顯示,非商業多頭持倉為134151手,較前一周減少44124手,非商業空頭持倉82116手,較前一周增加4707手,凈多頭持倉52035手,較前一周減少9131手。投機資金已連續60多周維持凈多狀態,反映出資金對銅價看多氛圍依然濃厚,但需保持謹慎態度,若多頭出現大量獲利了結,銅價進一步回調壓力將加大。
 不宜過分看空銅價
 銅現貨方面,行業數據顯示,截至1月26日,LME銅庫存較前一周激增97475噸至309125噸,近期LME銅庫存大幅回升對銅價形成壓力。截至1月26日,LME銅升貼水為-42.5美元/噸,自1月初至今,LME銅貼水幅度維持在40美元/噸左右。國內方面,近期銅現貨維持小幅貼水狀態。總體而言,短期下游消費端運行偏弱對銅價形成拖累。
手機掃一掃,直接看頁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