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價 抗跌能力趨強
 展望未來,全球銅供應仍較為緊張,銅價具有較強的抗跌能力。
  銅礦增長潛力小
  2017至2020年,十大銅精礦企業目前僅有2018年嘉能可因非洲礦山復產而增加銅礦供給,但是總量僅20萬噸,其他礦商也沒有增產項目,總體上,十大銅精礦企業產量是下降的。十大銅精礦企業未來的擴產以力拓和必和必拓最為積極。但要形成新一輪供應需要時間,實際投資主要集中在2018年。因此,關注2018年十大銅精礦企業真實的投資到位情況。
  除了十大銅精礦企業外,2017年主要的礦山增量大多數已經如期釋放,不過,厄瓜多爾礦山由于產量較大,是分批次釋放的。根據2017年的跟蹤,十大銅精礦企業2017年供應增量為23.8萬噸,2018年預估為31.5萬噸,2019年預估為24.5萬噸。
  2016年主要停產的銅礦企業有三家,分別是嘉能可的剛果Kamoto銅礦、Vedanta Resources贊比亞的Nchanga銅礦、Imperial Metals加拿大的Huckleberry礦。其中,嘉能可計劃是2018年復產,其他兩家暫時無計劃,不過,從其停產原因來看,主要是因為價格問題。因此,停產企業復產也是可能的供應彈性因素。
  2017年由于銅價強勢,沒有新增礦山減產,而2017年此前減產的礦山也沒有復產,因此2018年主要關注其復產情況。
  綜合來看,自2017年開始,全球銅精礦供應彈性主要有三部分,第一部分是新增產能,第二部分是在產產能彈性,第三部分是停產產能復產(由于只有嘉能可的停產產能有復產時間表,其他的停產產能只能假設會在2018、2019年復產)。另外,廢舊銅方面,由于政策收緊,2018年前三批廢七類銅進口批文大幅收窄,進一步加劇原料緊張情況。
  精煉產能預期投放集中
  國外精煉項目擴產主要集中在2016年,計劃投放為45萬噸,但是2017年國外精煉項目比較少,僅1萬噸。另外,2017年跟蹤結果顯示,2018年哈薩克斯坦和越南冶煉產能有一定增量,為17萬噸。2019年主要以印度為主,更遠期展望主要是智利國家銅冶煉精煉項目。我國冶煉產能原本集中在2016年投產,但是因各種因素,2016年實際投產的產能并不多。另外,再生銅方面,2017年新增再生銅項目不變,預估仍然為80萬噸。
  2018年預計全球范圍內投放精煉產能或在97萬噸,并且主要以我國精煉產能為主;2019年,精煉產能預估投放120萬噸,主要以我國和印度企業為主。2020年,主要是中色在剛果的10萬噸項目。
  需求有望大幅改善
  預計由于新增消費熱點等推動,我國精煉銅需求2018年增量或在37萬噸。2018至2020年,農村配電網建設值得期待,并且隨著特高壓建設逐步完成,2018年重點關注配電網改造。
  2017年,整體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速較2016年有所下降,預估年度同比增速下降至50%附近,但是由于基數增大,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量的絕對增量依然高于2016年。另外,盡管預期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可能會發生改變,但是因有生產企業產量比例的托底,整體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支撐決心并未出現改變。
  另外,國外需求主要集中在歐美的基礎設施再更新,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電網建設。
  因此,綜合來看,銅供需長周期基本面相對較為確定,市場關注度較高,而金融資本追逐趨勢的交易方式也會使得銅價難以深度回落。
  銅礦增長潛力小
  2017至2020年,十大銅精礦企業目前僅有2018年嘉能可因非洲礦山復產而增加銅礦供給,但是總量僅20萬噸,其他礦商也沒有增產項目,總體上,十大銅精礦企業產量是下降的。十大銅精礦企業未來的擴產以力拓和必和必拓最為積極。但要形成新一輪供應需要時間,實際投資主要集中在2018年。因此,關注2018年十大銅精礦企業真實的投資到位情況。
  除了十大銅精礦企業外,2017年主要的礦山增量大多數已經如期釋放,不過,厄瓜多爾礦山由于產量較大,是分批次釋放的。根據2017年的跟蹤,十大銅精礦企業2017年供應增量為23.8萬噸,2018年預估為31.5萬噸,2019年預估為24.5萬噸。
  2016年主要停產的銅礦企業有三家,分別是嘉能可的剛果Kamoto銅礦、Vedanta Resources贊比亞的Nchanga銅礦、Imperial Metals加拿大的Huckleberry礦。其中,嘉能可計劃是2018年復產,其他兩家暫時無計劃,不過,從其停產原因來看,主要是因為價格問題。因此,停產企業復產也是可能的供應彈性因素。
  2017年由于銅價強勢,沒有新增礦山減產,而2017年此前減產的礦山也沒有復產,因此2018年主要關注其復產情況。
  綜合來看,自2017年開始,全球銅精礦供應彈性主要有三部分,第一部分是新增產能,第二部分是在產產能彈性,第三部分是停產產能復產(由于只有嘉能可的停產產能有復產時間表,其他的停產產能只能假設會在2018、2019年復產)。另外,廢舊銅方面,由于政策收緊,2018年前三批廢七類銅進口批文大幅收窄,進一步加劇原料緊張情況。
  精煉產能預期投放集中
  國外精煉項目擴產主要集中在2016年,計劃投放為45萬噸,但是2017年國外精煉項目比較少,僅1萬噸。另外,2017年跟蹤結果顯示,2018年哈薩克斯坦和越南冶煉產能有一定增量,為17萬噸。2019年主要以印度為主,更遠期展望主要是智利國家銅冶煉精煉項目。我國冶煉產能原本集中在2016年投產,但是因各種因素,2016年實際投產的產能并不多。另外,再生銅方面,2017年新增再生銅項目不變,預估仍然為80萬噸。
  2018年預計全球范圍內投放精煉產能或在97萬噸,并且主要以我國精煉產能為主;2019年,精煉產能預估投放120萬噸,主要以我國和印度企業為主。2020年,主要是中色在剛果的10萬噸項目。
  需求有望大幅改善
  預計由于新增消費熱點等推動,我國精煉銅需求2018年增量或在37萬噸。2018至2020年,農村配電網建設值得期待,并且隨著特高壓建設逐步完成,2018年重點關注配電網改造。
  2017年,整體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速較2016年有所下降,預估年度同比增速下降至50%附近,但是由于基數增大,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量的絕對增量依然高于2016年。另外,盡管預期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可能會發生改變,但是因有生產企業產量比例的托底,整體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支撐決心并未出現改變。
  另外,國外需求主要集中在歐美的基礎設施再更新,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電網建設。
  因此,綜合來看,銅供需長周期基本面相對較為確定,市場關注度較高,而金融資本追逐趨勢的交易方式也會使得銅價難以深度回落。
手機掃一掃,直接看頁面